必要掌握的7种方法是(必要掌握的7种方法)

阅读:8 来源: 发表时间:2023-01-05 10:41作者:秋天
    接要: 本篇文章给大家说说必要掌握的7种方法,以及你可能想了解必要掌握的7种方法是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能有一定的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本文目录一览:1、怎样掌握...

本篇文章给大家说说必要掌握的7种方法,以及你可能想了解必要掌握的7种方法是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能有一定的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1、怎样掌握学习方法

2、作为管理者,应该掌握哪些思考方法?

3、家长应该知道的7种教育方法是什么

怎样掌握学习方法

学会如何学习,才能突破知识而增长智慧!

学习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可以学习的。学会学习比学习本身更为重要,我们只有学会了学习,才能让学习走上良性循环,突破学习本身,增长智慧。

1、学习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在行为层面的学习,改变学习行为;第二个层次是在目标层面的学习,改变学习目标;第三个层次是在心智模式层面的学习,改变心智模式。

如果我们把人比作电脑,软件升级就是在行为上改变,比如说这个软件本来用2.0版本,现在用3.0版本,把以前的bug修改,变得更好用了。换个软件就是目标上的改变,比如说你以前只会用画图,现在你改成PS了。换个操作系统就是心智模式层面的改变。

心智模式,其实就是一种思维定势,是指我们认识事物的方法和习惯。心智模式决定了我们观察事物的视角和做出的相关结论;指导我们的思考和行为方式;影响着我们的行为的结果,并不断强化;会让我们将自己的推论视为事实......它具有不完整性、局限性、不稳定、没有明确的边界、不科学和简约的特质。

改善心智模式的8种方法:①自省与反思。②学习。③碰壁。④更换新的环境。⑤换位思考。⑥情景规划。⑦深度会谈。⑧持续前面的“修炼”。在这八种方法中,前四种方法是让我们产生觉察,而觉察是改变的前提。第五、六、七种方法是让人们通过新的视角去获得和解读新的资料,而新的资料是生成新的心智模式的必备原材料。(这里只是简单介绍一下,详细内容可以参考百科“心智模式”)

2、碎片化学习和模式化学习

碎片化学习和模式化学习都是我们所需要的,但现在很多人进行的碎片化学习比较多,欠缺多一点的是模式化学习。

碎片化学习有三个问题:①他没有抓住真正的规律在哪里,因为你学到的是碎片,而不是背后真正的规律,而且有时候你学到的根本不是它好的地方。有一个成语叫东施效颦,东施想学西施,结果只学到了颦,你根本没有学到模式,只学习到了不对的碎片。②就算你学到了对的碎片,拿过来也没用。而且最糟糕的是什么呢?很多时候你学到的是铁锅的碎片,你拿过来想拼一个花瓶。③你学习效率不高,如果能够从模式上去学,我们就能够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模式化学习学到的是模式,碎片化学习学到的事模式中的一段碎片。有了模式,你再看其他书籍时,就是从书中找到一些碎片放到自己模式中。怀特海说:智慧增长,知识就会消减,因为细节会被原则包容。他说的这个智慧就是模式,他说的知识细节就是碎片,所以说我们要学习什么呢?我们要学模式,当你的模式增长了,你的碎片会减少,因为这些碎片都被你归到各个模式里面去了。

我现在看学习方法方面的书,很多可能十分钟就看完了,为什么呢?除了快速阅读,更多的是因为在我眼里,那些书大概就是一些碎片,但是我已经有一个模式,我只是找到一些对我有用的碎片,安在这个模式里。

3、刻意练习很重要

有一个比刻意练习更有名的说法叫做“一万小时定律”,就是说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什么叫刻意练习呢?第一是有特定目标的练习;第二是专注的练习;第三是有反馈的练习;第四是有一定挑战的练习,要走出舒适区。

4、问题导向的学习

问题导向的学习,也就是通过搞懂一个问题而进行的学习。

具体的方法是:选一个跟你的学习/工作相关的问题,成为它的专家。因为你要搞懂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会牵扯到很多学科,你就必然要打通很多学科,看看不同的学科对这个问题怎么说的,你形成一个底层模式,你在一个问题上形成一个底层模式,它就会告诉你对其他问题的思考可能也是比较浅薄的,还没有达到底层模式的地方。

5、写好一本笔记。

我这里强调的不仅仅记笔记,而是写。也就是说你不仅要用手机电脑记笔记,而要用手写。研究成果说你打字的时候,你影响到的神经跟你用手写时影响到的神经活动是不一样的,后者的神经活动是效率更高的。

你不但要写笔记,写下来之后还要不时复习一下,复习起什么作用呢?就是建立连接的作用,不同地方学到的东西写在一个笔记本里面,不时翻一翻,这个时候所有这些不同的笔记就在你的大脑里建立连接了。

6、最好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

不止一个人说过这样的话:最好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想要教别人,首先你要把“内容”整理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思路,这一过程本身就是进一步学习的过程,讲的过程又是熟悉、温习的过程。所以通过教别人,你自己肯定是可以更好的掌握的。而且,“教”是一种互动,很多你不太明白的东西,教着教着你就明白了。

作为管理者,应该掌握哪些思考方法?

思考方法是极其重要的基本技能,如果思考能力不够,其他任何能力都要打折。

作为管理者,应该掌握哪些思考方法呢?如下五种,是你应该掌握的:

第一种,平行思考法

平行思考法又叫彩色思考法,六顶思考帽法。

这套思维的逻辑来自于英国概念思维领域的专家爱德华.德博诺。他认为:每个人的大脑中都有6种思维方式。为了便于说明这6种思维方式,他用不同的颜色进行区分,并且将这个颜色与人们熟悉的实物挂钩,用不同颜色的帽子来代表这6种思维方式。从而让他这套理论显得形象化、便于人们迅速的理解和掌握。

而且这6个颜色也是常见的对比色,例如黑色,白色;红色,绿色;蓝色,黄色。

这6顶帽子分别代表的思维方式是:

黑色:代表困难。在思考的时候只专注缺陷,找到问题所在。

白色:代表信息。在思考的时候,着重于充分收集数据、信息和所有需要了解的情况。

红色:代表感觉。在思考的时候,意在让团队成员释放情绪和互相了解感受。

绿色:代表创造。在思考的时候,专注于引导大家想点子、寻找解决办法。

黄色:代表价值。在思考的时候,专注于引导大家发现价值、好处和利益。

蓝色:负责管理思维过程,安排思考顺序,分配思考时间。

这六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在一个人的大脑中彼此对抗,在一群人的讨论中针锋相对,结果浪费了大量时间,却没有结论。

因为人们习惯的思维是,遇到一个问题,首先凭借直觉宣布这个主意行不行,然后用所谓的理性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或者批驳对方的漏洞。

那么正确的思维过程应该是怎样的呢?

爱德华说,我们所有人在讨论一个问题的时候,应该在同一时刻只戴一顶思考帽,充分思考后,再换另一顶帽子。这种从争论式的对抗性思维,走向了集思广益的平行思维。

在具体使用的时候,要注意两点:

第一,基于不同的使用和效率的需要,可以进行组合。例如改进流程,可以戴黑绿帽。寻找机会,可以戴白黄。简单的问题,可以戴蓝白绿。

不同颜色的帽子可以进行组合,可以是一个颜色,也可以多个颜色组合。

第二,要注意顺序。

通常是白帽先行。我们应该从获取信息开始,从而为其他帽的思考奠定基础。没有充足的准确的基础信息,所有的套路都没有意义。

其次黄在黑前。先思考价值,再思考困难,有助于我们产生正向的动机,获得正能量。如果颠倒了顺序,结果一开始就产生了负能量,不利已后续的冷静思考。

最后,黑后有绿。黑帽子让我们看到问题、困难、风险,而绿帽子则鼓励大家思考探索有哪些解决方案可以来解决。

六顶思考帽法,不仅仅适用于大型的讨论,也适合自我思维的训练,遇到问题时,首先罗列思考的顺序,逐一进行每个维度的思考,这将有助于你形成清晰的思维过程,得到全面的视角。从而克服人脑容易情绪化、不知所措和混乱的缺陷。

第二种,批判性思维

人人都需要批判性思维。为什么呢?

老人会很容易相信广告,例如“36年高血压痛不欲生,吃了这种药,3个月彻底痊愈”,而年轻人,遇到这样的文章“惊天秘密!4年内从亏损10亿到营收1410亿,只靠这7招”,多半会点进去。

对于谣言,年轻人并不比老年人更有免疫力。不同的是,老年人更相信关于健康的谣言,而年轻人更相信关于财富的谣言。所有问题的根源,在于都缺乏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指:熟练地和公正的的评价证据的质量,检测错误、虚假、篡改、伪装和偏见的能力。

如何培养和训练呢?

第一,发现和质疑基础假设。

这一点是批判性思维的基础。就是做出某个推断,这个推断成立的前提是有个隐含的,作者没有说明的假设。如果这个假设不成立,按摩这个推断就不成立了。

人们在讲话的时候,由于受价值观的影响,会没有意识到这种细微的前提,而是当做了理所当然的东西存在,进而做出判断和结论。

例如某人说,我们的衣服品质是最好的,所以我们肯定可以打败那些品质不好的公司。这句话的前提是什么?前提是品质是决定客户购买的唯一因素。但是显然品质并不是唯一的因素,顾客选择你的产品,还要考虑价格,款式,服务等诸多因素。

第二,检查事实的准确性和逻辑一致性。

要多观察和了解事实,掌握事实真相,然后客观的表达。让主观的逻辑符合客观的事实。

第三,关注特殊背景和具体情况。

当我们在举例子的时候,不要浮于表面,看到别人的表面成功。尤其是在讲到标杆的时候,这个标杆的成功经验是否有特殊的背景和情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全面的评估。

第四,寻找其他可能性。

我们认为的就一定是对的吗?没有其他可能性吗?这些都是要考虑的。

第三种,系统思维

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被规律作用着。以一种叫“系统”的方式存在。

要素:是系统中看的见的东西,是组成系统的各个单元或组件。例如公司各个部门,人员。

关系:是系统中看不见、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例如组织架构,权力架构,企业文化。

时间:就是在要素,要素之间加入时间的变量。来研究系统是如何运作的。例如宇宙天体运行的规律与演化。生物的进化论。

我们要学会用关联的、整体的、动态的方法,培养全局性看问题的能力。所有的战略,都是站在未来看今天。

第四种,逆向思维

从事物的反面去思考问题的逆向思维方法,常常能使问题获得创造性的解决。例如电吹风的反面,是什么呢?是吸尘器。

常见的方法有:

结构逆向:

功能逆向:

状态逆向:

原理逆向:

序位逆向:

方法逆向:

所以,创新,有时候不是突如其来的天才想法,而是正确思维方法的必然结果,我们缺乏的不是创新,而是缺乏创新的思维工具。

第五种,正向思维

要有意识的在大脑中收集、整理、存放大量的因果逻辑,训练自己预测和归因的能力,才能从已知预测未知。

正向思维往过去用,可以用来归因;往未来用,可以用来预测。

家长应该知道的7种教育方法是什么

在一部名为《罗拉快跑》的法国电影中,女主人公罗拉接到男友的一个电话,要她在20分钟内筹到一大笔钱,并且给他送过去。否则,男友就会送命。罗拉来不及思考,摔下电话就往男友的方向跑去,一边跑一边想该怎么办。

罗拉该怎么办?电影分别演示了三种假设。在每种假设里,罗拉都弄到了钱,但是因为方法不同,故事的结果大不相同:两种假设里罗拉或者其男友死去,还有一种是皆大欢喜。

罗拉在奔跑中经常撞到一些人。但是每次假设中,因为罗拉在时间和动作上的细微差别,那些人被撞到的情况也会发生改变:或者被撞到的时间不同,或者在有的假设里没有被撞到。

有趣的是,那人的命运也因此发生了改变。这细微的差别,带来一系列的蝴蝶效应,同一个人,也许因此撞了好运,也许变得很倒霉。

这话题转回到教育。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严肃的、由不得半点马虎的话题。然而,教育也是有特殊性的。就教育的目的来看,每个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是不同的。尽管家长们都会说:“希望孩子有出息!”可是,“出息”的标准是什么呢?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他生长的环境、遭遇的事情、父母的关系、学校的教育、相貌和体态……世界在复杂的联系中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地塑造着他。每一个孩子都是罗拉,或是被罗拉撞到的人。世界就是如此神奇和充满玄机。

对于为了孩子日夜操劳的父母们来说,往往会带有一种希望,就是在某本书、某个事例中找到教育孩子的金钥匙。这把钥匙真的存在吗?

每一个孩子都是正在被塑造的人。世界是如此复杂多变,父母的小宝贝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说到底是: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告诉家长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在多变的世界中健康成长。

这是世界上著名的教育家们毕其一生探寻的真理。本章我们试图将几种在世界上颇有影响力的教育方法做一简单的回顾。这些教育方法,都经过了时间的历练,可谓教育园地的奇葩,但限于篇幅,我们也只能是摘其精要而已。

我们仍然要强调的是,在这些看似具有普遍性的真理下,不要忘了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行动,需要走自己的路。

家长们尤其不要忘了自己的影响力。正是家长的影响力,决定了孩子睁眼看世界的眼光。家长们是守候孩子的天使,家长的教育就是给孩子插上的隐形翅膀,或强有力,或软弱,或色彩缤纷,或色调单一。家长将引领孩子在如罗拉般紧急关口,作出怎样的选择,以及带有何种心态。

这把金钥匙正在家长们的手中。在家长们“特立独行”的实践之外,教育家的建议变得毫无意义。

1?卡尔·威特:全能教育法

1800年,德国乡村牧师卡尔·威特有了一个儿子——小卡尔·威特。然而,小卡尔·威特却是一个很不称心的婴儿。父亲悲伤地说:“这是造的什么罪孽呀!上天怎么给了我这样一个傻孩子呢?”可是,卡尔·威特有儿子的消息却不胫而走。从此,周围人们就多了一桩事,那就是议论小威特的成长。

原来,在教育方面有着独特见解的卡尔·威特曾经立下誓言,要把自己的儿子培养成一位非凡之人,以证明自己的见解是正确的。那么,他的见解跟当时的教育思想有什么冲突呢?

当时的人们认为,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天赋而不是教育。对于儿童的教育应该始于七八岁。而卡尔·威特却认为,对于孩子的成长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对于儿童的教育也必须与儿童的智力曙光同时开始。

尽管儿子不尽如人意,卡尔·威特还是踏踏实实地实行自己的计划。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教育下,小威特四五岁的时候,各方面的能力就已经大大超出了同龄的孩子。7岁的时候,小卡尔·威特已经远近闻名了。全国各地精英带着怀疑的态度来考他,无一不是吐着舌头回去的。9岁的时候,小威特在国王的特批下进入大学学习,那个时候,他已经可以熟练的翻译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以及希腊语的诗词和文章,对于文学、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也十分精通。14岁的时候,小威特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他还在汉诺威做了不用底稿的数学演讲。等到小卡尔·威特18岁的时候,他已经成为柏林大学的一名教授了。

卡尔·威特用事实证明了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虽然孩子的天赋千差万别,但是在适当的教育下,禀赋低的孩子所取得的成就完全有可能超过禀赋高却没受到良好教育的孩子。他们用橡树做例子说:如果按照理想状态生长的话,一颗橡树可以长成30米高,但是要真长到30米高是很困难的。一般可能是12米或者14米左右。倘若环境不好,则只能长到6米-9米。但是如果好好侍弄,橡树或许可以长到18米甚至25米。同样的道理,即使生长下来具备100度潜能的儿童,如果放任不管,充其量只能成为20度或30度的成人。但如果教育的好,就可能达到具备60度甚至90度的成人——也就是说,可能实现其潜在能力的六成甚至九成。教育的理想就在于使儿童的潜在能力达到十成。

卡尔·威特还认为,儿童的潜在能力是不断递减的。一个具有100度潜在能力的儿童,如果从5岁开始教育的话,即便教育得非常出色,也只能成为具有80度能力的成人;倘若到10岁的时候,至多也只能具备60度能力了。卡尔·威特主张从孩子出生起就进行教育。他认为,孩子出生到3岁之前,大脑接受事物的方法和以后不同,他们对事物的记忆不是对其特征进行分析之后才记住的,而是通过观察,将事物印象原封不动地做了一个“模式”印进大脑中,这段婴儿时期的“模式教育”将决定孩子的一生。

卡尔·威特对儿子的教育是严格的,但是他并不是把教育建立在儿子的痛苦之上,相反,他很注意培养小威特的兴趣,从不用填鸭式的说教,而是通过生活中的一草一木对孩子进行讲解。跟别的孩子不同的是,小威特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玩耍和运动上,然而却在生活中发现了很多问题,并在父亲的帮助下获得了丰富的知识。

尽管小威特一鸣惊人,但卡尔·威特并不想将儿子培养成只有专业知识的学者。他说:“我只是……尽力把他培养成健全的、活泼的、幸福的青年……我喜欢身体和精神都全面发展的人。以我儿子为例,每当我看到儿子只热衷于希腊语、拉丁语或者数学时,就立刻想办法纠正他这种倾向。人们以为我只是热衷于发展儿子的大脑,这是错误的……所谓学者……那些具备常识和爱好广泛的青年为凡夫俗子,贬低那些善交际、具有生活情趣的人。我怎么能把儿子培养成这样的学者呢?”

为此,卡尔·威特非常注意培养儿子的爱好。在他们的住宅里,绝不放任何没有情趣或不相协调的东西,住宅的周围也栽着一年四季常青的花卉。他也很注意陶冶儿子的情操。只要小威尔做了好事,就马上表扬:“做得好!”他还为小威特做了一个“行为录”,将他做的好事记到上面作为永久纪念。在他的鼓励下,儿子成为一个精神饱满、健康活泼的少年。

卡尔·威特的教育方法影响了很多人。其中包括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塞德兹博士和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大学语言教授斯特娜夫人。他们在研读了《卡尔·威特的教育》(1918年出版)后深有感悟,开始借助书中的方法并加入自己的理解训练孩子。结果,小塞德兹11岁就考入哈佛大学,斯特娜夫人的女儿维尼夫雷特3岁就会写诗歌和散文,5岁就已经在报刊登文章了。

2?塞德兹:天才教育法

1905年,6岁的小塞德兹跟别的孩子一样上小学了,上午9时他去学校被编为一年级,可是中午母亲去接他的时候,他已经是三年级的学生了,就在这一年内,小塞德兹结束了小学学业。

塞德兹博士曾经这样介绍他:“塞德兹今年只有12岁,但却非常擅长往往使研究生们头疼的高等数学和天文学。他还能用希腊语背诵《伊利亚特》、《奥德塞》等原著作品。后来,他擅长古典语,还阅读埃斯克鲁斯、索福克利、亚里士多德、洛西昂等人的作品,就如同其他的孩子阅读《鲁滨逊漂流记》之类的作品那样容易和感兴趣。他还爱好比较语言和神学,对伦理学、古代史、美国史等也具有丰富的知识,还通晓我国政治和宪法。”

这样的孩子,真的不是上帝创造出的神童吗?塞德兹在不朽之作《俗物与天才》中给予了解释,他告诉大家,这只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方法必然的结果。

庸才是怎样产生的?塞德兹认为,按照一定规格培养起来的、行为受到限制、循规蹈矩、内心压抑的儿童,长大后必然成为庸才。因为他们在孩童时期就被弄得毫无生气,他们漫长的生命从一开始就被否定了。因此,幸运的小塞德兹一生下来就很少受到束缚和压抑。在婴儿时期,他不受襁褓的捆绑,饿了就进食;他很少受到大声的指责,总是被爱着并受到保护;他大部分时间都在玩耍,却用了很少的时间完成了别的儿童8年才能学完的功课。

小塞德兹的高效率学习来自他对学习强烈的兴趣和热情——他从来都是自愿学习的。父亲从来不把他束缚在书桌前,而是经常带他到大自然中去。他所获得的知识,几乎都是在近乎玩耍的状态中掌握的。有一次,父亲给他带了几块眼镜片,他就淘气地把镜片架在自己的眼睛上玩,不一会就喊眼花。然后,他又一只手拿近视眼镜片,一只手拿远视镜片,一前一后地向远处看,他看到了什么呢?远处礼拜堂的塔尖突然来到他眼前!从此,小塞德兹懂得了望远镜的原理,并亲手制作了他的第一架望远镜。还有一次,小塞德兹在外面玩耍时,发现了一只受伤的小猫,就把它抱回家,央求父亲医好它。于是,塞德兹找到了他的医生朋友,轻而易举地把小猫的伤治好了。这件事情让小塞德兹迷上了生理学和医学。他觉得知识真是一件美好的东西!

孩子的好奇心是宝贵的。为了满足好奇心,有的孩子会把家里的钟表拆得乱七八糟,有的孩子会不停地提出问题,把父母问得很心烦。塞德兹认为,这些都是需要父母慎重处理的,塞德兹曾亲眼看到,他的妻弟因为孩子把怀表卸开而大打出手。当时,塞德兹上前拦住他,他却说:“你还护着他,你看他把我的表弄成什么样子!”孩子却抽泣着说:“我没弄坏表……我……我只想拆开看看它哪儿出毛病……”这个孩子第二天就离家出走了。当家人找到他的时候,他跟一个马戏团在一起,坚决不肯回家。

塞德兹总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问题,注意保护孩子的心灵不受伤害。他总是尽可能地不让孩子带有失意、恐惧等负面的情绪,他认为,“打击只能使孩子成为一个懦夫,变成一个无能的人。它能毁掉孩子。”品质也是他强调的重点,他认为一个人应该敢作敢为,不怕失败,而且父母的品质是孩子品质的一面镜子。“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的一切品质都是从别人那儿学来的。” 塞德兹如是说。

塞德兹还有一个发现是:音乐可以造就“天才”。他很早就注意到,摇篮里的小塞德兹哭闹的时候,只要一听到悦耳的琴声就会停止,还会露出愉快的微笑。他把这一发现应用到教育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总结说,如果小塞德兹称得上是“天才”的话,那么音乐就是他成为“天才”的潜在因素。

3?M?S?斯特娜:自然教育方法

在女儿12岁那年,斯特娜夫人将自己的教育经验写成《M?S?斯特娜的自然教育方法》,阐述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书中很多观点与卡尔·威特的教育方法互相印证,但是添加了更多元素。特别对于有女孩子的家长来说,其中的一些观点更值得借鉴。

母亲的重要性斯特娜夫人认为,母亲在孩子的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孩子的未来命运有时就操纵在母亲的手中。那些没有准备好承担困难或者准备将困难交给保姆的人,最好不要做母亲。

胎教的作用没有一个母亲会给婴儿吃有害的东西,可是她们却在怀孕时不注意饮食。事实上,母亲的食物对胎儿的健康是很有影响的。除此之外,母亲的情绪也很重要。一个怀孕时常哭泣的母亲,很可能会使胎儿发育不良。有的母亲不想要孩子,因而对肚子里的胎儿怀有怨恨的情绪,生理学家说,胎儿是会感受到的,这样的胎儿出生以后也不会觉得幸福。因此,如果想养育健康宝宝,母亲在怀孕时就应该合理膳食,保持好心情。

教育从训练五官开始斯特娜夫人认为,孩子的能力如果不开发和利用,就永远得不到发展。因此,她就从听力开始对女儿加以训练。她不会唱歌,就采用朗诵的办法,她发现,随着诗的语调的变化,孩子的反应也在变化。另外,她还买来发出乐谱7个音的小钟,并系上不同颜色的发带,培养孩子的听力和对色彩的感觉。这样的小道具还有很多:蜡笔、彩色小人书、名画的摹本……维尼对这些都很喜欢。“我绝不强迫她去做什么。孩子是活物,自然要不断发挥她的能量。”斯特娜夫人说,“我只是为了不让她精力白白浪费掉。孩子总有事干,就绝不会因无事可做而去吃手指头,因无聊而沮丧、甚至哭泣了。”

语言的功能语言是进行思维的工具。所谓发展孩子头脑的手段,就是指尽早地开始教孩子语言。如果父母能够在孩子6岁之前,加紧教其准确的语言,这个孩子就一定可以快速发展。斯特娜夫人还强调,不要教孩子那种不完整的语言。“我从女儿出生起,就尽可能对她说准确而漂亮的英语。”维尼还不到1岁,有位朋友对她说:“维尼,让我看你的汪汪。”维尼纠正说:“这不是汪汪,是狗。”朋友惊讶极了。

书写和读书斯特娜夫人的时代,打字机十分盛行。于是她就用这个工具教女儿打字,练习拼写。维尼不到3岁就学会用打字机写诗和文章。之后再学习用笔写字就容易许多了。维尼还很喜欢读书。斯特娜夫人很注意书的选择,她认为,一个人最初读的是什么书,往往决定一生的读书喜好。

趣味数学一开始,维尼对学数学非常抵制,这让斯特娜夫人很头疼。后来她发现,维尼不喜欢数学的原因是因为自己的教法不对头。一位数学教授建议她从数字开始。于是斯特娜夫人就用游戏的办法把女儿带入数字的世界。随着游戏越来越复杂,女儿对数学的兴趣也与日俱增。

不仅仅是游戏同小威特和小塞德兹一样,维尼的很多知识也是从游戏中获得的。为了使她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斯特娜夫人开设了与之相匹配的游戏。例如,“蒙眼睛”游戏可以发展触觉,做布娃娃可以加强手指灵活度,“卡片游戏”可以提高记忆力。

培养社交能力社交能力也是孩子必要的能力。维尼曾担任“美国少年和平同盟”的会长,有一次她接触到一个因瘫痪而厌世的少年,为了帮助他,就教他世界语。这个孩子很快活泼起来,用世界语和各国孩子通信,过着非常充实的生活。

4?蒙台梭利:特殊教育法

19世纪末的一天,罗马正在举行一场特殊的测试。之所以说它特殊,是因为测试题目是专为正常儿童准备的,而考生中却有一部分是低能儿童。然而,结果更加出人意料,那些低能儿童全部通过了测试,而且成绩并不比正常儿童差。

创造这个奇迹的,是当时的意大利国立特殊儿童学校的校长、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蒙台梭利。成绩来源于蒙台梭利对自己观点的实践:儿童心理缺陷的精神病主要是教育问题,而不是医学问题,教育训练比医疗更为有效。

面对这些成绩蒙台梭利并没有满足,反而进行了更深的思考:为什么正常儿童的成绩并不比低能儿童优异?如果低能儿童能达到这个成绩,那么正常儿童是不是可以做得更好?

蒙台梭利的结论是,绝大多数正常儿童的智力发展,是被不正确的教育方法所延误了。

蒙台梭利认为,人类的未来寄希望于大多数的正常儿童,对他们的教育是不能忽略的大事。为此,她从校长的高位离开,回到罗马重新注册做学生,开始研究针对正常儿童的科学的教育方法。

7年以后,蒙台梭利儿童之家正式成立,它成为蒙台梭利教育理论的实验基地。为此,蒙台梭利说:“7年来,我一直有一种预感,那些成功运用在智障儿身上的教育方法,其原理必然也能够适用于正常儿童,而且,效果一定更好。”那么,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儿童喜欢“工作”甚于游戏在蒙台梭利的词汇中,“工作”一词的出现频率很高。她所谓的“工作”,泛指一种手脑结合、身心协调的作业。她认为,工作是人类的本性和人性特征,“儿童的‘工作欲’象征着一种‘生命的本能’,在顺利的环境下,工作的这种本能会自然地从内在冲动中流露出来。”因此,编制适合孩子的教具(蒙台梭利更喜欢称之为“工作材料”)是很有必要的。蒙台梭利发现,孩子们很喜欢操作教具,并从教具中获得满足与乐趣。在蒙台梭利的教具中,教具取代了玩具,成为重要的辅助者。蒙台梭利根据人的感官,设计了各种独特的教具,例如由10块粉红色的木头组成的粉红塔,就是为了训练孩子的触觉和视觉。

儿童的“内在需要”人类成才的规律是什么呢?正如孩子生下来会慢慢变高。蒙台梭利认为,生命是自然发展的,从受精的那一时刻起,生命就遵循了自然法则,按照大自然预定的计划开始自我活动。而推动发展的正是“内在需要”。

刚出生的婴儿肚子饿,会自己去寻找奶香。人类就是在“内在需要”的推动下,去寻找所需的东西,实现成才目标。儿童也是一样。因此,独立不仅是儿童成长的目的,也是成长的条件。如果大人一味地代替儿童选择,儿童就会成为被动的容器,他成长的天然秩序就会被打乱。另一方面,失去了主动性的儿童,也会排斥被动的安排,对那些自己并不是喜欢也不需要的东西失去探索的兴趣,学习的意愿也就无从谈起了。

大人应该尊重儿童的“内在需要”。在放手之外,支持也是很重要的。譬如,“内在需要”使儿童必须学会适应环境,大人可以为之打造一座桥梁,使适应的过程更顺畅。蒙台梭利将之称为“有准备的环境”,她所创办的“儿童之家”就是一个范本。

教育的黄金时期蒙台梭利认为,生命的开始自受孕的那天,教育也应该从那天开始,而0-3岁是教育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时期,婴儿借助“吸收心智”的内在助力,会无意识地进行外界印象的大量、完整的吸取,以完成从无到有的积累。这时他的大脑会快速发展,年龄越大,启发、培养就会越费力。现代科学家的研究也证明了蒙台梭利的观点。

蒙台梭利还非常注意对儿童的感官训练。她提出“敏感期”的观点,认为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各种器官都有一定的敏感期,如果这时期他的需求得到满足,官能就会事半功倍地迅速发展。她甚至打破常规,将写字的练习放到阅读之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自由和秩序“自由”是蒙台梭利教育的基本原则,但这种自由是以秩序为前提的。蒙台梭利允许儿童遵循“内在的需要”自由地选择和操作教具,但是在玩下一样时,必须把前一样东西收拾好。她不赞成用体罚或奖励来诱迫孩子遵守纪律和学习,认为这只能起到相反的效果。

5?斯宾塞:快乐教育法

斯宾塞是19世纪后期英国著名的教育家,也是近代西方科学教育思想的倡导者。他认为“长期以来的教育误区,把教育仅仅看作是在严肃教室里的苦行僧式的生活,而忽视了对孩子来说更有意义的自然教育和自助教育。”为此,他提出“逃走教育,快乐教育”的理念,强调“对儿童的教育应当遵循心理规律,符合儿童心智发展的自然顺序”。从而揭示了科学教育的本质,成为现代教育史上的里程碑。

斯宾塞的理念来自于他对孩子天性透彻的了解。例如,所有的孩子都会对一些事情感兴趣,他们可能花上一个下午观察一窝蚂蚁的活动,却不愿意花20分钟背一首诗。家长们或许觉得孩子的观察是浪费时间,殊不知,经过正确的引导,孩子一样能从中学到不少知识。当斯宾塞发现儿子对蚂蚁感兴趣时,就加入了儿子的“兴趣小组”。第一天,他们仅仅是看;第二天,斯宾塞就拿出了“研究计划书”:蚂蚁吃什么?怎样分工?用什么工作?用什么走路?一系列的问题更加勾起了小斯宾塞的兴趣,研究持续了一个夏天,小斯宾塞不仅学到了大量的知识,而且不知不觉地学会了系统学习的方法。

斯宾塞也强调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重要性。他认为,如果父母真诚相爱,就无需向孩子解释什么是友爱和美善;如果家庭气氛平等、和谐,家庭成员彼此赏识,孩子就会学会体谅、关心他人。

斯宾塞认为,要想让孩子快乐的成长,就必须培养他快乐、自信、积极的性格。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避免一些误区:

过分的批评“你真笨!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对孩子恶言相加其实是不尊重孩子的表现。孩子也有自尊、自信、自爱,如果他们的这些正常的需求被扭曲,长大以后难免有生理缺陷。

冷漠和麻木所有的孩子都希望引起父母的注意。对孩子来说,冷漠和麻木是最具杀伤力的行为。

把自己的遗憾交给孩子完成这是很多父母的毛病。他们把自己的选择强加在孩子头上,用自己的希望制造孩子的遗憾,当孩子在父母的道上疲于奔命,成功也就遥不可及。而真正有智慧的父母,懂得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优点和才能,走自己的路。

要求孩子十全十美。“你这也不好,那也不好!”为什么不看看孩子的优点呢?父母自己不也有很多缺点吗?过分的挑剔只会使孩子丧失信心,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6?铃木镇一:才能教育法

1955年的一个晚上,日本松本音乐学院迎来了一群尊贵的客人——著名的维也纳艺术学院合唱团。为了迎接客人的到来,音乐学院的孩子们——30名幼儿和小学生拉起巴赫的《罗迪协奏曲》。

合唱团的成员赞叹不已。他们想不到一群孩子能把这么难奏的曲子诠释得如此精彩。“奇迹!真是让人难以想象。”合唱团指挥者说,“我可以听听小孩子的独奏吗?”

被点到的是一名一年级小学生。他拉了巴赫的《协奏曲第一号E短调》,拉得非常出色。

下一个被点到的是最年幼的孩子,她拉了维瓦特的《G?莫尔协奏曲》,同样精彩。

合唱团团员们震惊了,继而被深深地感动。是谁创造了这样的奇迹?

他就是日本著名教育家和音乐家铃木镇一先生。

早在松本音乐学院创立之初,铃木就表示:“我对办音乐学院不太感兴趣,我在东京一直从事的是帮助那些艺术界的人们纠正其存在的某些缺点错误。我想干的是幼儿教育,借我的新思想和方法去教育孩子们,而不是去培养天才。通过多年反复研究,我对如何通过拉小提琴去开发和提高孩子的能力充满了坚定的信心。因此,我打算今后致力于这方面的教育,如果赞成我的意见,我可以在这方面协助做一些工作。”就这样,铃木以松本音乐学院为中心,开展了才能教育运动。这一运动被美国媒体评价为“铃木发起的小提琴教育法革命”。

所谓的“小提琴教育法”,是通过教会孩子们拉小提琴,使孩子的大脑充分活跃起来,从而获得优秀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仅表现在音乐上,铃木所培养的那些在音乐上有出色表现的孩子,在学习成绩上也同样优秀。一项对从幼儿园的才能教育训练毕业的幼儿进行的智力测验表明,这些幼儿的平均智商在160左右,而一般孩子的智商是100。

然而,这些孩子并不是铃木为了实验而特别挑选的。也就是说,他只是普通孩子的一部分。铃木认为,能力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断适应生存环境的过程中获得的。特别是幼年期旺盛的生命力绝不能被抵制,教育者应该有正确的能力,即开发孩子的内心感觉。这就是铃木的“能力培养法则”。

铃木强调环境、家庭对孩子的影响。要想把孩子培养成心地善良、感觉敏锐和能力强的人,他的家庭生活必须是欢乐和充满爱心的。那么,孩子的能力培养到什么程度呢?铃木的回答是,到那个时代文化能力的最高点。“假若将石器时代的幼儿由现在的我收养教育的话,大概不需要多少时间,那幼儿将会被培养成为能演奏贝多芬创作的小提琴奏鸣曲的青年。”铃木如是说。

铃木很注意体会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他认为,大人应该与孩子“交心”,才能真正理解孩子。孩子们喜欢张扬而不喜欢责备,喜欢从游戏中学习,喜欢遵循自己的兴趣进行探究,喜欢由易到难的深入,这些都是自然、科学的规律。而大人们的功利心态、怀疑态度往往会阻碍孩子的发展。

7?多湖辉:实践教育法

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教育随之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人们已经意识到,教育已不再是一种消费,而是一种投资。持这种新教育观的教育家不在少数,多湖辉就是其中一位。

与众多以理论见长的教育家不同,多湖辉更重视教育的实践性。他认为,增强孩子能力最好的办法,不是使父母成为“教育的实践者”。因为父母不仅要了解孩子独特的心理动态,还应该针对不同孩子的个性特征,不断地在生活和学习实践中摸索教育孩子的方法。

多湖辉的著作颇丰,下面仅就他的观点举例介绍:

教导孩子思考怎样让孩子的大脑变得聪明?多湖辉认为,人

必要掌握的7种方法是(必要掌握的7种方法)

以上就是必要掌握的7种方法和必要掌握的7种方法是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 蒲公英根栽种方法(蒲公英根栽种方法图解)

    今天给各位分享蒲公英根栽种方法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蒲公英根栽种方法图解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一览:1、蒲公

    2023-11-09阅读:3
  • 虞美人使用方法(虞美人用的什么产品)

    如果您正在寻找虞美人使用方法那么本文刚好为大家整理了各方的说法,同时还有虞美人用的什么产品可以一起阅读,希望能够帮到您。本文目录一览:1、虞美人种子播种方法3、

    2023-11-05阅读:3
  • 羽衣甘蓝扦插方法图解(羽衣甘蓝的播种方法)

    今天给各位分享羽衣甘蓝扦插方法图解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羽衣甘蓝的播种方法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一览:1、羽

    2023-11-05阅读:3
  • 栽植花草主要施工方法(花草栽植的技术环节)

    如果您正在寻找栽植花草主要施工方法那么本文刚好为大家整理了各方的说法,同时还有花草栽植的技术环节可以一起阅读,希望能够帮到您。本文目录一览:1、花卉栽种方法5、

    2023-11-04阅读:4
  • 勋章花栽种方法(勋章花什么时候开花)

    如果您正在寻找勋章花栽种方法那么本文刚好为大家整理了各方的说法,同时还有勋章花什么时候开花可以一起阅读,希望能够帮到您。本文目录一览:1、勋章花什么时候播种勋章

    2023-10-31阅读:2
  • 睡莲怎么种(睡莲正确的栽种方法)

    今天给各位分享睡莲怎么种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睡莲正确的栽种方法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一览:1、睡莲怎么种睡

    2023-10-29阅读:2
标签:种方法
声明

删帖请联系zhiyihom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