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后来(康有为结局)
-
接要: 有很多朋友在寻找康有为结局相关的资料,本文为大家罗列出康有为后来一些文章介绍,希望可以帮忙到需要的朋友。如果用得上记得收藏。本文目录一览:1、康有为死后有多惨?...
有很多朋友在寻找康有为结局相关的资料,本文为大家罗列出康有为后来一些文章介绍,希望可以帮忙到需要的朋友。如果用得上记得收藏。
本文目录一览:
1、康有为死后有多惨?最后又葬在了哪里?
2、康有为死后有多惨?最后又葬在了哪里呢?
3、妻妾成群的康有为,最终究竟是怎样的结局?
4、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结局如何?
康有为死后有多惨?最后又葬在了哪里?
康有为死后有多惨?最后又葬在了哪里?
七窍流血,猝死青岛
先生在今日,成为举国之所嫉视;若夫他日有著二十世纪新中国史者,吾知其开卷第一叶,必称述先生之精神事业,以为社会原动力之所自始。若是夫,先生果为中国先时之一人物哉!——梁启超
南海康有为先生,为吾国近代先觉之士,天下所认同……吾辈今日得稍有世界知识,其源泉乃康、梁二先生之赐。是二先生维新觉世之功,吾国近代文明史所应大书特书者矣。——陈独秀
(康有为)把进化和进步的思想、全世界都在风起云涌的思想,同中国的古典传统结合起来……领头打开了一个现代的突破口。——费正清
生卒年: 1858~1927
享年 : 69岁
死因 :食物中毒
最后的话: 中国无我立锥之地了,但我是不能死在外国的。
主要思想: 未来世界,公有制将取代私有制,天下为公,世界大同。
人生理想: 推行君主立宪制,展望世界大同。
主要著作: 《大同书》、《康子篇》、《新学伪经考》、《春秋董氏学》、《孔子改制考》、《日本变政考》、《欧洲十一国游记》、《广艺舟双楫》等。
1927年3月18日,康有为从上海搭船赴青岛。
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他回味起十天前的七十大寿①。
寿筵前一天,溥仪派人送来了亲手书写的“岳峙渊清”匾额和一柄玉如意作为贺礼。这让康有为受宠若惊,居然重整前清官服,遥拜天恩,全然不管大清帝国的皇权已经消失了16年。叩拜完毕,又挥笔写下一份“谢恩折”,由书记用小楷誊清,印了上千份,分赠前来祝寿的贺客——这也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以帝国贤臣的名义,给“皇上”写“奏折”。
寿筵当天,亲朋好友、门人弟子齐集上海“游存庐”为康有为祝寿。康的得意门生梁启超送来寿联:
述先圣之玄意,整百家之不齐,入此岁来年七十矣!
奉觞豆于国叟,至欢忻于春酒,亲受业者盖三千焉!
全联集《史记》、《汉书》及《郑康成集》中的句子而成,天然贴切,把康有为比喻为孔圣人,这让一直以“康圣人”自居的康有为煞是喜欢。
然而,此时北伐军正浩浩荡荡进军上海,孙传芳连连败退,康有为十分慌张,想把全家转移到安全处,躲避北伐军的锋芒,这才有了青岛之行。
到青岛后,康有为住在先前买下的天游园别墅。3月29日,他来到中山路上的粤菜馆英记酒楼,参加同乡宴。喝了一杯橙汁后,他突然腹痛难忍,急忙回家。当夜呕吐不止,请来两位医生,其中一位日本医生诊断为食物中毒。30日,呕吐了一夜的康有为感觉毒已清除,非常健谈,晚上照例夜观天象。可是观看了没多会儿,突然独自大呼:
“完了,完了!”31日凌晨2时,他忽然对身边的人说: “中国我无立锥之地了,但我是不能死在外国的。”似有交代后事之意。5时许,康有为“七窍出血而死”。
康有为的去世,颇得孔子“知天命”的精义。据康有为女儿康同璧在《南海康先生年谱续编》中记载,康有为过完七十大寿在准备离开上海之前,曾亲自检点遗稿,并将礼服携带,临行前还巡视了园中好几遍,说道:我与上海缘尽矣!然后把他的像片分赠给工友们,以作纪念,好像预知自己将永别一样。到青岛之后,写赐寿谢恩折时,未写数行就开始痛哭,写完后告诉家人说:“吾事毕矣!吾事毕矣!汝等可珍重此稿。”
另据康有为晚年在青岛结交的晚辈李可良在《我印象中之康有为》中记述:死前康有为曾对家属作过个别的安排与嘱咐,唯对于九姑娘未曾说到,别人问他,他说,“她是跟我一路的,你们不必管了。”果然,康有为去世几天后九姑娘跟着死了。能够预知大限,使得康有为之死非同寻常,而且充满了神圣意味。
康有为死后不久,门人弟子要求溥仪谥之“仁忠”,但遭拒绝。又拟将其灵柩葬于清西陵光绪帝墓旁,让他们君臣相伴,也因经费不足作罢。十余天后,灵柩葬于青岛李村枣儿山(有人误作“象耳山”)。这是康有为生前从南方请了风水先生冒雨勘察了三天才选定的墓地。
据目睹过康有为葬礼的黄人明说,当时的殡葬场面非常宏大,原本准备用两匹马的马车将棺木拉到枣儿山上,但因山势陡峭,马车根本上不去,最后只能由人抬上去。马车前面有一种架子装饰叫“罩”,扎了一个大花头。康有为的子女每人都穿了一身孝服,脚穿草鞋,下葬后子女们就把草鞋扔掉,赤脚回家,以表孝意。
康有为死时,妻妾子女大都不在身旁,门人弟子也都散落各地。梁启超在北京闻知噩耗后,失声痛哭,于当年4月17日召集康门弟子在宣武城南畿辅先哲祠举行公祭。弟子们涕泪双流,梁启超哽咽着宣读祭文:“吾师视中国如命……思托古以改制,作新民而迈进……繄百日之设施,实宏远而周详……后有作新中国史者,终不得不以戊戌为第一章。”
康有为死后有多惨?最后又葬在了哪里呢?
康有为是晚清名臣,因戊戌变法“公车上书”成名,清帝逊位后又因“保皇党”身份遭人诟病,晚年到当时德国殖民地青岛当了愚公。此公生前声名显赫,是非集于一身,死后数十载却惨遭扒坟掘墓,令人唏嘘感叹。
康有为墓原址位于青岛市李村东象耳山(又名枣儿山),东靠双峰山,北傍李村河。枣儿山之名是因为山上酸枣较多,象耳山之名得来则因为西边山峰从侧面看很像大象耳朵,故而得名。2017年政府出资整修绿化该山,命名为“象耳山公园”。康有为墓原址位于该山半山腰,坐北朝南,成为一处人文胜迹。
1917年,康有为参加了张勋复辟,遭失败,后来到青岛,这是康有为首次来青岛。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1923年,康有为再至青岛,初居于旅舍,又暂居弟子陈干宅,后租下了福山路原德国总督建的别墅。康有为对这处背山面海的别墅很满意,不久买下了这座房子,把溥仪给他题的“天游堂”悬于宅中,故此宅院也称“天游园”。康有为在此寄心于海,游心于天,终老一生。
1927年3月31日,康有为一次赴宴后猝死,据传他死时“七窍出血,尸体不僵”。康有为猝死青岛的原因众说纷纭。
康有为去世后原拟迁葬故里,暂厝于青岛。以后因抗日战争爆发,交通中断,1943年10月正式落葬于青岛李村东之象耳山(枣儿山),由门生吕振文撰并书墓碑。原墓封土,直径4米,高3米,环以高1.5米石砌挡水墙。墓穴为砖混结构,墓面西向,墓前植有松树六株。墓碑用黑色花岗岩雕成,高2.22米,碑面镌“南海康先生之墓”,碑阴刻墓志铭。
1966年8月,康有为墓被作为“四旧”破坏,“革命小将”们挖开了墓穴,康有为遗体的胸部有一把银锁,正面刻有“先天下之忧而忧”,背面则是“国学大师”。此后康有为的骨殖被焚烧,而他的头骨则被装进一个翻斗车里,在大街上游街示众。得到消息的青岛市博物馆的副研究员王集钦,提出将头骨收到博物馆作为‘造反有理’实物展览。展览结束后,颅骨及遗物收到一个木箱中。1984年5月20日,康有为遗骨上缴文物管理部门,青岛市政府决定迁址重建康墓。
新墓位于青岛市浮山南坡,占地 1000平方米,“康有为先生之墓”碑文,由康有为的弟子,艺术大师刘海粟撰写,碑后是康有为生平简介。墓后植龙柏6株,象征着被杀害的谭嗣同、林旭、杨锐、刘光弟、杨深秀、康广仁戊戌六君子浩气长存。
1985年10月27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在浮山茅岭举行了隆重的康有为迁墓仪式,刘海粟展读了颂词。自此,康有为先生得以在此地得以长眠。原墓葬基础仍留存于象耳山。
妻妾成群的康有为,最终究竟是怎样的结局?
康有为一生中最闪光的地方大多都在历史教材上可以看到。他在光绪年间考取进士,1895年组织了名动天下的公车上书。他虽然仅仅被光绪皇帝召见过一次(仅一刻钟左右),但足以吹嘘一辈子。康有为被光绪帝任命总理衙门章京并谋划变法事宜。
百日维新失败后,康有为流亡海外。在这期间康有为准备建立保皇组织,并让自己的女儿在香港活动筹集经费。当时香港的华侨商人对康有为的君主立宪制比较认同,再加上受激昂的舆论推动同情戊戌六君子的牺牲,于是大家纷纷慷慨解囊意在救国。然而大家做梦也不会想到,以康有为这般名望的变法维新人士,却拿大家用来救助皇帝和国家的钱供自己挥霍。
更让海内外爱国华人大跌眼镜的是,康有为筹集到救国捐款后迟迟没有进一步行动,各种豪言壮语石沉大海。国内一些革命者被清朝通缉潜逃香港,仰慕康有为之名前来求助。谁知康有为拒绝见这些求助的爱国者,更是一毛不拔不愿帮助。有人不忿将此事向侨民宣传此事,导致康有为的名誉一落千丈。他的丑恶行径甚至登上了《中国日报》,成了天下笑柄。
康有为在墨西哥的时候发现有轨电车是个难得的商业卖点,就用筹集的爱国捐款在车轨附近购置了许多地产。他甚至在瑞典购置小岛建立中国式园林并居住四年多,归国后还把盛宣怀在上海的“大观园”豪宅买下来居住。这般有钱有势,让捉襟见肘的晚清朝廷情何以堪?
康有为早期提倡男女平等和一夫一妻制,谁知他自己就有两个姨太太。康有为49岁的时候在美国娶了17岁女华侨,53岁又娶了16岁日本少女。这一树梨花压海棠的故事还没完结,康有为69岁的时候表示要迎娶出身贫寒的18岁少女,结果遭到全家包括妻妾、儿女的一致反对。康有为却不听规劝,执意要娶这个能做他孙女的姑娘,闹得全家都拒绝参加婚礼。
康有为是中国近代史赫赫有名的风云人物,不否认他为国家进步做出的贡献。但康有为其人私德饱受诟病,好色好淫,名为救助光绪皇帝的保皇党骗光了爱国人士的善款后就供自己挥霍,打着皇帝的旗号做出这种事情,人所不齿。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结局如何?
我们都知道,中国晚清自1840年来的那段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短短几十年内,大清受尽列强侵略,每战必败,每败便是签订不平等条约。正是在这一段屈辱的历史时期,曾涌现出许许多多的有识之士励精图治,通过改革,挽救日渐颓废的国家和民族。而这当中,较为著名,且影响比较深远的一次改革运动便是: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发生在19世纪末期,此时的大清在甲午战争中惨败于东瀛小国日本,并且与之签订了一条耻辱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传统东方“强国”的大清蒙受奇耻大辱,洋务运动尤其是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海军也成了一大笑柄。如此一来,国内欲图自强,改革变法的呼声也越来越大。
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为首的改良派在大清名义统治者光绪皇帝的支持下开展了一场爱国主义救亡的变法维新运动,即戊戌变法。
然而,由于变法的内容过于激进,得罪了朝中许多因循守旧的顽固派,更为致命的是他们主张的“君主立宪”,将慈禧的权力架空,直接触碰了慈禧的根本利益,最终这场变法运动演变成了一场政变,不到百日便夭折了,变法的领导者光绪帝也因此被软禁。
除了光绪帝被软禁之外,其他参与变法的改良派人士也落得了一个十分凄惨的结局,比如著名的“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就是以身殉法,被当众斩首。
戊戌六君子的结局可谓悲壮,但是有一人在变法失败后侥幸逃脱,他便是这场变法的主要领导者,同时也是至今颇受争议的康有为。
康有为在变法后并未伏法被抓,而是逃亡于海外,或许很多人会认为康有为就此成为了大清政府的头号政治通缉犯,从此便过着“亡命天涯”的生活。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在晚年的生活却是过着有滋有味!
康有为在逃窜海外后,不久便发表了《奉诏求救文》,声称自己“过承知遇,毗赞维新,屡奉温室之言,密受衣带之诏。”凭借着光绪皇帝的“密诏”,以及在变法前被光绪皇帝召见的经历,并与光绪皇帝所拍合照,四处标榜自己变法救国的身份,以此来博得海外华人华侨的同情心,并筹集了大量的捐款钱财。
然而,在筹集到了这些钱财之后,他并没有用来开展所谓的变法救国运动,而是云游四海,到处购置房产,比如,在购置房宅,命名为“天游园”,在瑞典购置一座小岛建造园林,命名为“康有为岛”。
并且一向主张“一夫一妻制”的他,利用此笔巨款娶妻纳妾,前后共娶了6个老婆,这当中有两个是在其“流亡”海外时所娶,一位是美国国籍,一位是日本国籍,可谓是妻妾成群。
除此之外,康有为不但自己没有履行自己的诺言,去开展变法救国运动,对于那些在国内因革命被通缉逃亡海外求助于他的华人,他也是置之不理。将曾经的豪言壮语丢之脑后,过着自己神仙般的日子。
上面的内容就是康有为结局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康有为后来、的内容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
康有为后来(康有为结局)
有很多朋友在寻找康有为结局相关的资料,本文为大家罗列出康有为后来一些文章介绍,希望可以帮忙到需要的朋友。如果用得上记得收藏。本文目录一览:1、康有为死后有多惨?
2023-01-08阅读:6